新疆医科大学与多个国家医学大学开展研究交流合作
6月10日,在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27名巴基斯坦留学生回国后顺利拿到该国医师资格认证。这是该校毕业生首次拿到英联邦国家的医师资格认证,也是该校多年来开展国际医学交流合作的成果。
新疆医科大学成立50多年来,逐步发展成具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点的自治区重点大学。近年来,该校致力打造国内一流医学名校,在同国内各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合作的同时,还走出国门开展各类国际医学合作,教学、科研、医疗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据医科大外事处长赵翠芳介绍,该校国际医学合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合作项目仅限于单纯的人才培训,目前已呈现出多领域、多渠道、全方位的国际医学合作格局。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国际中心联合建立肿瘤合作研究中心、心血管合作研究中心和大动物合作研究中心,这些中心的许多项目已取得多方面成果。还与日本、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的多所著名医学大学开展了包括人才培训、信息化管理、高端项目研究、专家互访等方面的国际医学合作。2001年新医大开始实施规模化留学生学历教育以来,招生人数逐年递增,近两年留学生数量以每年100多人的速度增加,目前在校留学生已达495人,占我区各高校留学生总数的90%,留学生国籍也扩展到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
全方位的国际医学合作不仅扩大了该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有力地提升了该校的教学、科研和医疗水平。1998年至2006年,该校教学科研人员有85人次获全国省部级以上医学科学奖,其中哈木拉提·吾甫尔的《维医异常黑胆质的现状研究》、温浩的《肝移植治疗泡状棘球蝣病等病的动物实验研究与临床运用》等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国际医学交流合作的成果还使各族患者受益。近年来,一系列高端手术在新医大各附属医院获得成功。
2005年9月,新医大一附院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了全国首例自体肝移植和我区首例活体肝移植手术,医科大成为西北地区第二家能做活体肝移植手术的医院。2005年4月,新医大一附院还成功实施了我区首例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