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昶教授:中医治疗恶性积液的方法和体会
黄金昶教授讲解了自己在治疗脑积水、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水方面的方法及治疗体会。
脑积水
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灸百会穴。
药灸是以刺激性药物涂擦体表的一种治疗方法,选用药物多为渗透力强的药物。药灸相比针灸更加安全简便,起效也更快。治疗脑积水时采用的药物有细辛、黄芪、川椒目、桂枝、龙葵、甘遂。
药灸过程中有时会有头晕、头痛、牙痛等副反应,这是由于体内有火,此时可加用风引汤进行治疗。
除了药灸外,还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用吴茱萸汤、风引汤、五苓散、浮针、刺血拔罐等辅助治疗。
中医脑积水治疗体会
1、 取第三颈椎旁、大椎进行刺血拔罐治疗,可明显减轻脑水肿,往往出血后症状就立刻缓解。
2、 药灸百会穴,疗效满意。
3、 头部浮针治疗颅压增高导致的头晕头痛,同样有很好的效果。
心包积液
主要治疗方法:艾灸虚里
虚里指的是左乳下三寸心尖搏动处,中医认为虚里是人体宗气汇聚之处,虚里的搏动情况反映了胃气的盛衰及气血的变化。
艾灸虚里适用于症状不明显的中少量心包积液,如果积液较多有明显症状,必须进行心包积液引流。
除艾灸虚里外,还可根据情况加用桂枝甘草汤加附子、真武汤等进行辅助。
心包积液治疗体会
1、 肿瘤科常见心包积液,其主要治疗手段是心包切开术和心包积液引流术,对技术和条件有一定要求。
2、 中医认为心为阳中之太阳,心宝代心受邪,因此心包出现积液是阳气受损的表现,治疗时应以温阳为主,以温阳利水的药粉敷在虚里位置,再艾灸虚里,可以使心包积液快速减少甚至消失。
胸腔积液
主要治疗方法为中药外敷,选方为阴证方加龙葵。
阴证方组成:肉桂末90g(单包)、麝香1g(单包)、川乌90g、草乌90g、海浮石120g、海藻120g、壁虎90g、山慈姑90g、蜈蚣30g、猫爪草90g、夏枯草120g、青皮90g、乳香90g、没药90g
使用方法:肉桂研细末,过筛,留极细末与麝香混匀备用;其余药煎2次,去渣,留汁浓缩成稠膏,如蜂蜜状(药汁可用微波炉去水分),药冷却后加肉桂、麝香,混匀,备用。每次取少许,涂在大块橡皮膏上,敷在疼痛部位,每日一次,每次4-24小时。
副反应处理:皮疹者,加苯霜20g;皮肤渗液者,加马齿苋粉100g或者去外衣黄连素10片;皮肤潮红者加熊胆粉3g。
可用针刺,胸腔灌注IL-2、华蟾素等辅助治疗,用药时应根据胸水颜色辨寒热。
胸腔积液药物外敷体会
1、中药外敷胸水是根据“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用温阳活血抗癌利水中药外敷可使胸水减少、消失。可根据胸水颜色选择不同药物如华蟾素、血凝酶;IL-2等。
2、治疗胸水腹水时应根据病因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
针刺选穴思考
1、以募穴为主:○1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俞穴 ○2“募”通“膜”
2、选用四门:
云门可以调肺气、通调水道
期门为肝经募穴,“期”有周期之义;《针灸问对》云:“十二经始于手太阴之云门,以次而传,终于足厥阴之期门”。两穴首尾相合,形成一个循环,可使“运行失常的水液”(胸水)重新回到正常的水液代谢循环中。
章门为脾之募穴,又为八会穴之脏会,是连接五脏的门户,通过此穴,气血通达五脏并协调五脏。“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故可统治五脏疾病;并能通达中焦的“闸门”,运化水液。
京门为肾之募穴,肾气很容易在这里会聚;京,甲骨文像塔楼的建筑,造字本意为古代筑在都邑城关、用手瞭望预警的高耸亭台。《说文解字》:京,人工筑成的绝高土合;可以理解为,京是造成胸水的堰塞湖里的山丘,京门是疏通下焦的“闸门”,是将堰塞湖中胸水引流的通道。
3、注重补肾气:治疗胸水,必须重点调补肾气,肾主水,水的全身代谢是靠肾的气化作用来实现的,肾气即元气,相当于将水从各个闸门排出的原动力。温补元气可以用温针针刺关元、中极、归来、水道等穴位。
方法:选用云门、期门、章门、京门、关元、中极、水道、归来为主穴进行针刺,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一次,隔日一次,每周治疗3次,4周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以针感强时施针效果为佳。
腹水
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灸神阙,选用药物为细辛、黄芪、川椒目、桂枝、龙葵、甘遂。
还可采用中药外敷、针刺等方法
中药口服可用消水圣愈汤、柴胡达原饮、六味地黄丸等方。
针刺治疗腹水见效比药灸快,一般施完针病人就有尿意。
腹水治疗思考
1、 药灸神阙和针刺治疗腹水有何区别?
黄金昶教授认为药灸神阙对肠癌、卵巢癌等寒邪与湿邪引起的肿瘤腹水效果好;针刺对于肝胆肿瘤热性腹水效果好。可先用针刺调理气血,然后药灸治疗腹水;也可2者联合应用。
2、治疗腹水穴位选择少阳胆与三焦、膜原、带脉
3、对腹胀难忍的病人,可以在足部脾经相关穴位上点刺放血,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