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医文化精髓 为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秦希亮,1954年7月生,山东聊城人,1969年入伍,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被济南医专中医临床专业录取,并励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传承人。在98年抗洪工作中被授予优秀医务工作者光荣称号,同年退出现役。2002年起至2017年先后在河南正阳交通门诊,哈尔滨市香坊中医院,黑龙江省公安厅安康医院门诊部中医科,任主任,哈尔滨市香顺医院中医科,任主任。2017年举家迁到云南普洱市定居,在这个地杰人灵的地方,秦希亮更是深入思考了中医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秦希亮与中医的渊源很深,从两岁开始就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宅心仁厚的品质对于他的一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秦希亮24岁时最敬爱的爷爷因心肌梗死而去世了,哀痛过后他便立志决心钻研中医,一定要攻克这一让他失去亲人的顽疾。那时,他正在服现役并被保送到济南医专学习中医临床,大约三年后又转到湖南前进医药职工中专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习。十年面壁他终于找到了“心肌梗死”的病机为“脾、肺、心”三脏气血淤阻之根本导致心力衰竭为病。治则应补气活血散淤,回忆到爷爷发病的前前后后的所有征兆及这些年所接触病人的临床表现均由脾胃失和导致气血乖乘,常年营养不均阴阳失衡这才是心肌梗死的主因,所以要解决了脾胃的问题才是预防心脏疾患的关健所在。目标明确了,临床上他开始了对脾肺心发病的系统治疗与研究。总结完善后于2002年秋他便排出了运化系统治疗的特效药“脘康丸”(暂定名)。从1977年~2002年,他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研制成功这个药丸,从研制到临床用药近五万人左右用了这个药,统计结果有效率达到了95%以上。2003年秦希亮的朋友曾将此药丸带到日本,反映良好供不应求。本药的治疗范围:脾胃虚寒冷痛、胀闷、下垂、恶变、心悸、心绞痛、胃肠溃病、肝功受损的修复等等。由于多种原因,他没有申请专利报批号但是,仍希望此药为人类的健康出把力,为中医事业增添光彩达到造福苍生的目地人体是一个有机智能的整体,秦希亮在研究脾、肺、心病的诱发因素及快速救治法的同时他又潜心研制成了治疗“痔疮”的特效药汤剂,并于1998年完善了组方,从1997年开始至今已21年的临床检验证明了此药对各种痔患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外痔急症期的治疗有效率为95%以上,告别此症反复发作甚至手术也解决不了的历史。这些便是他从业中医几十年来对社会对国家所做的贡献的一部分成果,并立志于为祖国的大健康事业贡献全部,矢志不渝不忘初心在振兴中医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取得更大的成绩。
2017年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造福全人类的伟大创举,并希望中医药成为走出国门的排头兵,党和国家对中医药的殷切希望是每一个中医人的骄傲和奋斗的强大动力。但是如今秦希亮深知中医在国际市场上的现状,励志为中医的传承发展贡献全部力量。从业至今有四十个春秋了,秦希亮深刻地体会到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只有弘扬祖国医药学才会使中华民族走向健康的未来!中医队伍存在良莠不齐,固步自封不求发展的现象必定会影响中医传承,所以,鼓励创新大力扶持民间中医使其走向振兴中华民族的康庄大道,为古老的中医事业注入新的生命的活力,真正完善人民群众的健康体系,这才能带来中医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