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春分养生,从乾隆皇帝的一日早膳说起
春季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是养生保健的绝佳时机。提到养生保健,史上最长寿、89岁高龄方寿终正寝的乾隆皇帝的养生秘笈尤其值得借鉴,“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是这位“十全老人”养生的四大方面,而饮食养生又是养生保健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就从乾隆皇帝的一则春季早膳说起,借此来跟您聊聊春季养生之道。
宫廷中的御膳,常应时而变。此为乾隆二月二十三日的早膳,正值春季,按照百岁医家孙思邈提到的春季食养原则之一“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应少吃酸味的食品,多吃甜味的食品,以养护脾胃。
上面所列的乾隆帝早膳中选用了少许酸味的炖酸菜热锅,即所谓“省酸”(编者注:省即少之意),避免肝气过旺,又选择了苹果软烩、醋烹豆芽菜、豆腐八仙汤、火爆豆腐包子等多种清淡菜肴,避免加重脾胃负担。
同时,这则御膳中既有偏于温性的鹿肉,又有偏于寒性的鸭肉,寒温并用;点心亦粗细搭配;纵观这则早膳兼有谷、果、肉、菜,膳食十分丰富。
乾隆皇帝据说很喜欢吃鹿肉、熊掌等野味,还喜欢食用鸭子,可谓寒温并用。在吃肉的同时更讲究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如他喜欢吃各种豆类食物和蔬菜,尤其是豆腐和豆芽菜,早晚就食用一些热汤面、粥类等,平时也经常喜欢吃杂粮糕点,粗细搭配。
据清宫《膳食档》记录,乾隆皇帝对豆制食物有着特殊的嗜好,几乎每日的膳桌上都有,而且多日都不得重样,他常吃的豆类菜品有很多,比如豆片汤、炒豆芽菜、红白豆腐、厢子豆腐、鸡汤豆腐、锅塌豆腐、什锦豆腐……

根据《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借鉴乾隆皇帝的养生经验,现代人养生亦应菜、果、畜、谷合而服之。
春季回温后,与冬季相比气候较为干燥,可适当增加饮水量以防止鼻咽、口唇干燥掉皮等津伤情况,而饮茶更是不错的选择。
春天适合饮用香气芬芳的花茶,如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有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寒邪,促进阳气的升发,饮用后令人神清气爽,可缓解“春困”现象。
泡茶时可选用透明玻璃盖杯,取花茶3~5克放入杯中,用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冲泡,2~3分钟后即可品饮。
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就酷爱饮用花茶,她常命人将刚刚采摘的鲜花掺入干茶里再泡入茶盅,饮用起来既有茶香又有花香。泡茶用的水则是当天清晨特地从西郊玉泉山运来的泉水,玉泉水洁净甘甜,冲泡出来的茶更加清香。
另可选用香附6克,麦冬、白芍、当归身各9克,洗净放入杯中,沸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该茶饮方养血益阴、和肝理气,可防治头晕目眩、口干目涩、心悸胁痛等症状,对妇女血虚肝郁及月经不调、痛经当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