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国家抽查结果公布,不合格率上升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2018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公告》。公告显示,2018年,食品相关产品合格率比上年下降。
去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食品相关产品、电子电器、轻工产品等8大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食品相关产品并不是用于直接食用的产品,但与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保质期、食品安全等息息相关。食品相关产品是指和食品直接接触(或不直接接触)的产品,包括: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包装容器,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用于食品或食品包装、容器、工具、设备的洗涤剂和消毒剂。
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又包括包装、盛放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的纸、玻璃、搪瓷、塑料、竹、木、金属、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制品。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涂料也属于这类产品。
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
食品相关产品中所说的洗涤剂、消毒剂,不仅包括直接用于洗涤或者消毒食品本身的洗涤剂和消毒剂,还包括用于上述直接接触食品的餐具、饮具、生产经营工具、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洗涤剂与消毒剂。
2018年全年抽查食品相关产品共24种,包括2218家企业生产的2304批次产品,不合格发现率为4.4%,比2017年上升1%。其中,婴幼儿用塑料奶瓶、食品接触用金属罐、聚碳酸酯(PC)饮用水罐、塑料瓶盖、不锈钢餐厨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塑料杯、食品接触用金属盖、塑料菜板、压力锅、不锈钢真空杯等11种产品不合格发现率为0%;纸杯产品不合格发现率在10%和20%之间;食品包装用纸和纸板材料、塑料一次性餐饮具、与食品接触的玻璃器皿、玻璃酒瓶、非复合膜袋、复合膜袋、铝及铝合金不粘锅、食品接触用纸容器、玻璃食品瓶罐、密胺塑料餐具等10种产品不合格发现率为10%及以下;商用电蒸煮食品加工设备、商用电动食品加工设备产品不合格发现率为20%及以上。
食品接触用产品的检验项目很多,不同产品的检测项目不同,如纸杯的检验项目包括:感官要求、铅、砷、甲醛、荧光性物质、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Pb计)、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霉菌、感官指标、渗漏性能、杯身挺度等。纸容器的检验项目包括:感官要求、铅、砷、甲醛、荧光性物质、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Pb计)、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霉菌、漏水性、轴向压溃力、渗漏性能、耐温试验、抗压强度、端盖脱离力、跌落试验、快速泄露试验、耐温性能等。玻璃酒瓶的检验项目包括:抗冲击、耐内压力、抗热震性、内应力、内表面耐水性(内表面耐水侵蚀性)、垂直轴偏差、铅(Pb)迁移量、镉(Cd)迁移量等。玻璃食品瓶罐的检验项目包括:抗热震性、内应力、内表面耐水性(内表面耐水侵蚀性)、铅(Pb)迁移量、镉(Cd)迁移量等。玻璃器皿的检验项目包括:抗热震性(耐热冲击温度)、内应力、98℃耐水性能(玻璃颗粒耐水性、耐水性能)、铅(Pb)迁移量、镉(Cd)迁移量、口缘铅(Pb)迁移量、口缘镉(Cd)迁移量等。婴幼儿用塑料奶瓶的检验项目包括:感官要求、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Pb计)、脱色试验等。
食品行业眼注意到,在《2018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公告》中,还包括多种与我们饮食及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电子电器产品的抽查结果,这些产品和其他电子电器产品的质量抽查结果融合在一起表述,具体情况为:1.食品加工机械(榨汁机、原汁机)、微波炉的产品不合格发现率为0%。2.电热水壶、快热式电热水器、房间空气调节器等12种产品不合格发现率为10%及以下。3.厨房机械、电火锅、电饼铛、自动电饭锅、电烤箱及烘烤器具、吸油烟机、电冰箱、食具消毒柜、电压力锅等20种产品不合格发现率在10%和20%之间。4.豆浆机、电磁灶等13种产品不合格发现率为2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