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tou
首页 > 中医专家 > 周文述关于肺系疾病的研究 民间中医特色技术研究专家周文述 医德高尚医者仁心

周文述关于肺系疾病的研究 民间中医特色技术研究专家周文述 医德高尚医者仁心

时间:2019/7/16 浏览次数:2100


他行医多年,苦读古典中医书籍,对于中医学研究颇深,在中医理论上拥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治疗体系,他擅长多种疾病的治疗,是一位全科医师,治愈疑难杂症可谓是手到擒来。数年间治愈病人无数,因他常常对贫困人家免费诊治施舍药物,医德高尚的情操被人们称颂为民间中医大师,他就是周文述。



他来自民间,从小就随民间老师深入高山丛林,步行于四川. 狭西的道道山梁采挖中草药。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泥土的芳香,亲口品尝着各种花、叶、皮、根、茎的各种中草药,它们的味道象母亲的乳汁一样香甜,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各种辛、苦、甘、酸、咸、淡味的各种用途,知道药物的生长环境,气候变化,治疗何种疾病,从而对中草药有一定的认识,也在采挖药过程中走访各地民间,收集大量民间验方。他在拥有丰富的实践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于2006年至2009年在达州中医学校学习卫生保健专业及中医专业,更是巩固了自己的医学理论。1986年考取乡医医师从事中医专业并获得中医师资格证,他在1984年成功注册工商,经营全草中草药,于1986年至今服务本村卫生站,从事中医内科及预防保健工作。




通过37年的中医内科临床, 对农村的常见病. 多发病. 季节病能够熟悉掌握并独具特色, 擅长对中医内科的肺系疾病有着更深入的了解.。根据中医的脏腑功能中医基础和临床诊断来辨证论治。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复盖诸脏,故称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脏腑娇嫩,不耐寒热,且外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宣发和肃降,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肺在阴阳中属于阳中之阴,五行属金,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孔,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调节体温和辅助呼吸作用,而肺又有宣散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等生理功能。




由于肺的特殊位置,在抗邪的过程中肺首当其充,在敌不过外邪的时候最易致病,而发生伤风、咳漱、哮喘、肺痨等疾。如虚人伤风、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疗应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者补,有余者泻。


咳漱是各种肺系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它的原因不外是外感咳漱和内伤咳漱两大类,由风、寒、暑 、湿、燥、火所致。咳漱是人体祛邪外达的一种表现。【内经】云,五脏六腑呰令人咳,非独肺也。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漱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


由于哮必兼喘,二者相互为患,哮喘之病,寒邪优于肺愈痰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六淫之气即发,动怒动气亦发。


人体感受寒湿,饮食不节,阳气虚弱,以致肺  脾  肾功能失调,水泛输布失常,使津液停聚而变为饮症,肺之通调失职,脾之转输运化失常,致肺痈肺痿而发生肺实质性改变以咳 唾 浊 痰 涎沫为主证。

 

若攝生不当,正气内虚,染上痨虫,则病晚唉。所以自培其根,否则虽服良药,亦无用也。


肺的病理主要辨证.

1. 主气.         司呼吸. 咳漱. 气瑞.

2. 主宣发.       肃降, 鼻塞.

3. 外合皮毛.     外感初起, 皮肤病.

4. 主通调水道 .  阳水.

5. 与大肠相表里. 便秘. 泄泻. 腹痛. 里急后重.


它与肺气虚证. 卫气不固所表现为久病咳喘, 脾虚土不生金症, 表现为气虚证和肺的机能减退. 面色淡白. 少气樕言. 神疲乏力. 短气. 咳痰清稀, 语声低微或自汗恶风易感. 舌淡苔白. 脉弱症, 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
风寒束肺证.. 是风寒外袭, 肺卫失宜的症候, 用荆防败毒散.
寒邪客肺证.. 是肺气虚发展而来, 体弱阳气耗伤.
痰湿阻肺证.. 寒湿外邪, 侵袭于肺, 致中阳不振, 寒从内生, 聚湿生痰, 舌质淡苔白腻, 脉滑用二陈汤,
风热犯肺证. 表现风热表证和肺失宣症.
热邪壅肺证. 表邪不解, 入里化热. 发热口渴. 烦燥不安. 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 咳漱气喘. 痰黄. 鼻煽. 胸痛甚吐痰血, 腥臭痰, 舌红苔黄, 脉洪数有力, 用麻杏石甘汤.
燥邪犯肺证.. 燥邪外袭肺失清润表现, 与秋季外感躁邪, 表现唇. 舌.鼻. 咽干燥, 尿少便干, 犮热恶寒. 头身酸痛, 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咯, 甚痰中带血, 舌尖红苔薄而干, 脉浮细, 用桑杏汤
大肠湿热证.. 饮食不洁. 湿热内生, 暑湿之邪外浸, 大肠传导失常. 用香连丸.

肺阳虚证、肺阴不足、虚热内生, 则岀现肺痨


肺痨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病, 以咳漱. 咳血. 盗汗身体遂渐消瘦为特证的疾病. 历代命名极多, 以传染命名的如;尸疰、劳疰、虫疰、 传尸等。特点命名如, [外台秘要] 称骨蒸丶[儒门事亲] 称劳嗽,[ 太平圣惠方] 称急痨等..晚清由于本病劳损在肺, 现今通称之肺痨. 包括西医的肺结核病, 肺外结核.


由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地, 都把肺结核病人由政府统一治疗。 民间, 从1986年起很难收治到这类疾病, 如及时发现了此类患者都要立即报告政府和有关部门并即时把此类患者送到政府的疾控中心治疗. 个体不能私自治疗。可在1989年3月遇一患者, 兰某,32岁, 经各大医院及疾控中心治疗几乎宣告死亡, 其父在已绝望之时, 立下证书, 生死与治疗者无关, 不与政府知晓的情况下他收治了此患者。经查3至5天又大量的咳吐血液及脓痰, 全身骨瘦如柴, 声音低微, 不能行走, 根据院方检查片视;双肺各4.5cm,4.8cm的双肺穿孔性结核.通过他一年半的调理后全愈,至今还非常健康。


根据病因病机, 一为感染[瘵虫], 一为正气内虚, 气血不足, 阴精耗损或直接接触患者传染瘵虫, 侵袭肺脏, 行成痨虫或因攝生不当, 酒色无度, 忧思劳倦, 早婚多育, 久病之后失于调养, 导致气血津液耗损, 正气先虚, 抗病力弱, 则瘵虫乘虚袭肺, 形成本病。


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肺, 以阴虚多见, 可由肺及肾, 病及脾胃兼及心肝,故有其邪展转乘于五脏之说。

此患者咳呛气急,痰少质粘黄稠, 反复咯血, 量多色鲜,午后潮热, 骨蒸颧红, 五心烦热, 盜汗量多, 心烦囗渴, 急燥易怒, 胸胁掣痛, 失眠多梦, 梦遗, 身体日瘦, 胸部塔陷, 舌质红绛而干, 苔薄黄脉细数。


分析, 肺虚及肾, 肾阴亏耗, 肺肾阴伤, 虚火灼津炼液成痰, 故痰少质黄稠, 呛咳气急, 虚火灼伤肺络, 故反复咯血,血色鲜红量多, 阴虚火旺, 则午后潮热骨蒸颧红, 五心烦热, 虚火迫津外泄故盗汗, 肾阴不足, 心肝火旺, 故心烦口渴. 急躁易怒, 失眠多梦, 肝肺脉络失和以致胸肋掣痛, 相火偏亢, 拢动精室则梦遗, 阳精耗损不能充养身形则形体日瘦, 舌质红绛, 苔黄或剥, 脉细数均属肺肾阴虚, 燥热较盛之候。
治疗:补益肺肾,滋阴降火
自拟方药: 独角连、麦冬、天冬、生地 、熟地、玄参    鳖甲、知母、地骨皮、贝母、 海蛤壳、枝支、郁金、珍珠母、大黄、白芨、白矾、儿茶、百部、黑大豆、浮小麦、水皂角。

此药全部为粉未,以蜂胶水送服。


本病以咳漱、咳血、潮热、盗汗为四大主证,其证候表现经过随病情的轻重而各有不同,病情轻者未必全具,重者各种症状大多俱呈。一般患者发病缓慢后逐渐加重,也有急性发病很快恶化者,在治疗方面当以补虚培元和治痰杀虫为原则。如【医学正传. 劳漱】所提岀,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二则补其虚以复其元的两大治则调补脏器。重点在肺,兼顾脾肾。治方大法根据‘阴虚’ 的病理特点,以滋阴为主,火旺者兼以降火,如合并气虚. 阳虚者当同吋兼顾,方能提高疗效。按其肺阴亏虚,阴虚火旺,阴阳两虚等不同症型,重视补脾助肺之法予以治疗,同时兼顾到主症和兼症的不同症候,注意配伍禁用【十八反、十九畏及药物的相生相克及毒付作用,孕妇用药及药物剂量掌握】,做到有的放失。


总之,肺系疾病如初起服用中药疗效及佳,但患者往往自服中成药或西药治疗,就目前中成药品种繁多如果不正确辨证选择使用,对老年体弱或有慢性病的患者来说外邪也可由表入里导致难绵不愈或变生它病。西医以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作为主要药物治疗亦不免病情加重致患者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脾肾亏虚之症,久病入络成为慢性虚损性疾病,进展控制不易,治疗难度大,疗程长须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坚持配合中药治疗,避免操之过急,预防外感,在逐渐好转的基础上配合适当的锻炼,达到完全彻底治愈。

周文述老师他有着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在2019年参加第三届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大会,经专家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审后,特授予肺系中医专长特色技术奖,这是对他医术和医德的最高肯定。


 民间中医大师周文述将自己的灵魂与血肉赋予了中医事业,他苦心钻研中医学已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面对他所救治的患者,就如同面对亲人一般的真诚。一位民间中医大师毫不犹豫地扛起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大旗,没有任何强求,没有任何索取,只为永不熄灭的悬壶济世情怀。中医之所以迄立于世界长达几千年,正是因为有着像周文述一样的中医人在用心血传承,或许是出于对祖先的敬畏,或许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因此希望中医文化绵远流长,这份执着的坚守终让现代人看到了中医事业发展的曙光。


】 【顶部】 【返回

服务邮箱:guoyidashi@163.com  查询和举报邮箱:bjtdzy@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9025938号-2

版权所有:泰斗中研国际医药研究院

主管单位:职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  指导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标准与认证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