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tou
首页 > 医界动态 > 忧!抗生素我国使用率高达70%

忧!抗生素我国使用率高达70%

时间:2017/12/19 浏览次数:441


医学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美国买枪极容易,买抗生素非常难,但在中国恰好相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生素在医院的使用率不超过30%,而我国的使用率却达70%左右。据统计,目前全国使用量、销售量排在前10位的药品中,抗菌药物名列前茅。抗生素滥用成为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生存之患。本报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直击抗生素滥用的现状、诱因,探讨解决问题之道,希望社会对此给予高度关注。

 

——编 者

 

①“超级细菌”源于抗生素滥用

 

10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国内发现3例携带NDM1基因耐药细菌病例,这是我国首次发现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感感染。 

卫生部专家解释,“超级细菌”全名为超级耐药细菌。抗菌药物通过杀灭细菌发挥治疗感染的作用,细菌作为一类广泛存在的生物体,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杀灭的危险,这种抵抗作用被称为“细菌耐药”,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就被称为“耐药细菌”。细菌的耐药能力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强化,细菌逐步从单一耐药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最终对临床各种抗菌药物都变得耐药,遂被称为“超级细菌”。也就是说,一旦感染“超级细菌”,能用于治疗的药物非常少,绝对有效的甚至没有。

 

细菌的抗药性是细菌进化选择的结果,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滥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人类疾病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另一个是动物饲料添加抗生素的问题。有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上抗生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用于人类临床治疗,另一半则用在了畜牧养殖业。

 

专家指出,倘若在一些常见的致病菌中发现NDM1基因,将会给临床治疗带来非常大影响。

 

据报道,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4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做出评估,认为细菌耐药性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并建议各国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控制多重耐药菌株的传播,同时强化医务工作者和公众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相关政策,严格执行有关停止无处方销售抗生素的法规,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我国细菌耐药的情况比不少国家更严峻。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马小军说,他1995年到医院工作时,没发现那么多的耐药细菌,现在只需分离病菌,就能发现大量的耐药细菌。

 

】 【顶部】 【返回

服务邮箱:guoyidashi@163.com  查询和举报邮箱:bjtdzy@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9025938号-2

版权所有:泰斗中研国际医药研究院

主管单位:职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  指导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标准与认证专业委员会